
不二法門‐傍聴感想20250729
2025年09月28日 15:28
庭审旁听感受20250729
今天在大阪地方裁判所旁听了两宗案件,一宗是刑事,罪名是“强盗伤人”,类似于国内的“抢劫致人受伤”;另一宗是民事,案由是“损害赔偿请求事件”。
一、大阪地方裁判所的第一印象
1、安检
从御堂筋线淀屋桥站1号口出来步行5分钟即到大阪地方裁判所。进大厅时与国内一样也需安检,包和手机放在塑料篮子中过机器,人过安检门,未要求出示和登记任何身份证明材料。
2、可旁听的案件
过安检后,在大厅东侧有一张大概1米宽5米长的桌子,桌上放有文件夹4个。打开文件夹可见今日所有可旁听的案件基本信息,包括案由、时间、地点、当事人姓名(敏感案件可能隐藏姓名)、主审法官。文件夹中内容不可拍照,可用纸笔记录,然后根据个人兴趣选择旁听。
二、强盗伤人案
本案于2025年7月18日首次开庭,后又经过22日、25日的另两次庭审,最终定于2025年7月29日判决。
我于7月29日下午2点半左右到达431号法庭门口,彼时已有大概十余名旁听人员在庭外排队等候,在我排队期间又陆续来了不少。值得注意的是,这其中有不少中学生模样的青少年,大概是对法律感兴趣,趁着暑假来感受下现实中的庭审吧。
431号法庭设旁听席70个,当天全部坐满。法庭内的构造与国内基本一致,中间是9座审判席,左右两侧为控辩双方,正前方为被告席。桌椅统一为浅黄色,装修风格简洁、朴素。
大约2点55分,控辩双方均到齐,审判席上暂只坐了一名法官。被告是个年轻的男性,看起来年龄在20出头,身穿白衬衣深色长裤,打领带,在两名法警的看护下解开戒具先暂坐在辩护人身旁。此时辩护人还可以和他进行简单的交流。
3点整,另2名法官和6名陪审员入场,宣判正式开始。因为本案之前已经经历过3次庭审,所以今天的程序仅仅是宣判。审判席9名成员全都落座后,被告由法警带到法庭中央的被告席处。法官在核实了被告身份后,简单介绍了前序审理程序和本案基本情况,最后宣读判决结果,至此宣判程序结束,全员退场。自法官落座到宣判结束可能不超过15分钟。
三、损害赔偿案
没想到日本的刑事案件宣判程序这么快,判完才3点半不到。趁着还有时间我赶紧又找了个民事案件旁听。
该宗案件为损害赔偿案,大概是一个老太太在2017年发生交通事故受伤后起诉司机要求赔偿。
原告是老太太自己本人到场,被告是一名年轻律师,一名法官独任审理,一名书记员记录。
这个案子应该之前也开过庭,原告的本次起诉似乎在诉讼程序上有问题,被告之前也向法院提出过。所以本次一开庭法官就向原告解释其起诉的程序问题,大意是如果你坚持继续诉讼,本院会将你的起诉驳回。但原告始终未能从技术层面理解诉讼程序,所以这次开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法官在给原告提供诉讼程序方面的法律咨询。
我觉得原告不理解诉讼程序和技术这个事其实也正常,一个未经专业学习和培训的普通人,谁能知道诉讼程序应该是什么样、应该给法院提供什么材料?所以律师的作用就体现在这个地方。但是原告自己的问题是,自己不懂诉讼程序,也没有找律师为其提供法律服务,就是自己一个人上场,结果局面就变成了法官为其提供法律咨询(其实这本不是法官的义务),她自己还要面临被驳回的风险。
原告对自己的起诉会被驳回一事非常不理解,一直就某几个问题反复向法官询问,法官一开始还是挺有耐心的,后来可能耐心也被耗尽了,毕竟那些问题应该是由原告自己在诉讼前就找律师咨询好的,结果现在法官要在开庭时充当原告律师的角色给原告提供咨询,这已经超出法官的工作职责了。后来对于原告的有些提问法官干脆就直接说和本案“関係ない”,敬语也不用了。
庭审有时间限制,法官看时间一到,定好下次开庭时间后就马上就宣布本次庭审结束。而原告在结束之后还在不依不饶的问法官程序问题,法官头也不回的就撤了……
四、感受
第一个刑事案件,就案件本身而言,十来分钟的宣判看不大出来什么门道。不过从排队旁听到宣判结束,整个过程所有人秩序井然,法庭内所有旁听人员全程保持安静,也没有任何人的手机发出任何声响,等宣判结束从法庭出来之后我才听到有人在小声的交流“判的太重了吧”。这也倒是很符合大家对日本人守规矩的刻板印象……
第二个民事案件,最大的感受是诉讼这个事自己要是不懂真的要找律师,不然到了开庭的时候自己着急上火,本来可以迅速结束的程序又被拖入下一轮开庭,而且再拖也改变不了案件的结果。我都有点替被告那个年轻律师感到不值,白白在这坐一小时,后面可能还得再陪跑一趟(可能还不止一趟)。